欢迎来到汉良快拼箱出口厂家官网!

邮箱

heyouliang@bieshu520.com

电话

19907990181

微信

13510637224

汉良太空舱远征记:解码中国模块化民宿出海西班牙全流程

2025-05-10 访问量:

  在地中海暖风的吹拂下,30座来自中国的太空舱民宿正在巴塞罗那港口等待清关。这些印着"汉良智造"标识的模块化建筑,即将开启中国移动旅居产品批量出口欧盟的破冰之旅。从东莞工厂到伊比利亚半岛,一场横跨13000公里的智造远征,揭开了中国建筑工业化出海的全流程创新。


  STEP1:穿透CE认证的技术突围

  "欧盟市场准入绝非集装箱到港那么简单。"汉良国际认证部负责人指着墙上的证书墙感慨。2022年启动西班牙项目时,团队面临CPR(建筑产品法规)、MD(机械指令)双重认证壁垒。传统活动房按机械设备申报虽易通过,却会丧失建筑属性带来的溢价空间。

65.jpg

  汉良创造性地提出"可逆建筑"概念:舱体采用专利折叠框架,展开后通过预应力螺栓形成永久性结构连接。这种"建筑与设备双重属性"设计,使产品既满足EN1090钢结构建筑认证,又符合机械指令中对可移动设备的安全要求。经过9个月攻坚,2023年3月成功获得欧盟首张模块化旅居建筑CE证书,打开价值数亿欧元的市场闸门。


  STEP2:毫米级适配的欧标改造

  获得"签证"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于产品细节的本地化适配。汉良工程师发现,西班牙各自治区对临时建筑的逃生通道宽度要求差异达15厘米,而欧盟EN13501防火标准比国标严苛30%。


  研发团队开发出"参数化魔方系统":舱体宽度可调区间精确至±8cm,防火岩棉层厚度通过智能算法匹配不同气候区要求。在安达卢西亚的定制订单中,汉良甚至将传统弗拉门戈舞裙的波点元素转化为舱体通风孔矩阵,既满足每小时2次换气标准,又构成独特的文化标识。


  STEP3:模块化物流的时空魔术

  当首批太空舱在东莞松山湖工厂下线时,真正的远征才刚开始。汉良创新采用"乐高式"运输方案:将45㎡的标准舱体拆分为1个主模块+4个拓展箱,通过自研的集装箱角件转换系统,使海运装载量提升40%。


  更具革命性的是"在途装配"模式——关键管线在港口保税区完成预连接,运输途中由随船工程师进行子系统调试。今年4月,发往瓦伦西亚的12套太空舱,在35天航程中完成80%的设备调试,抵港后48小时即投入运营,创下行业新纪录。

68.jpg

  STEP4:在地化组装的生态构建

  在马拉加装配基地,汉良工程师胡安正在指导当地工人操作液压拼装设备。这个中欧混编团队,正在实践"核心模块中国造+文化套件欧洲配"的创新模式。汉良将技术密度最高的主体结构留在国内生产,而室内装饰、智能家居等组件则由西班牙合作方完成本地化集成。


  这种"半散装"出口策略成效显著:物流成本降低32%,关税支出减少19%,更规避了欧盟对完整建筑产品27%的反倾销税。当地合作伙伴塞维利亚建筑公司CEO赞叹:"中国模块与西班牙工匠的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STEP5:数字孪生赋能长效运营

  当首座太空舱民宿在加那利群岛点亮灯光时,东莞总部数字大屏上同步跳出生动数据。汉良的"星链运维系统"通过5G物联网模块,实时监测3000公里外设备的能源消耗、结构健康状态。


  在马略卡岛遭遇12级强风袭击时,系统提前48小时预警,自动启动抗风锁定装置。这种"建造即运维"的出口模式,使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溢价提升25%。目前汉良已建成覆盖西葡两国的4小时应急响应网络,用数字化重塑中国制造的服务边界。


  从认证破冰到数字运维,汉良太空舱的出海之路,实则是中国智造系统能力的集中展现。当巴塞罗那建筑师协会将"年度创新建筑奖"颁给这些中国模块时,评语道出了本质:"这不仅是空间的移动,更是工业文明范式的跃迁。"随着汉良欧洲研发中心在马德里落成,一场由模块化建筑引领的"新航海时代"正拉开序幕。

留言


Leave a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