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从远山跃出,湖水明亮倒映着天光云影。一位游客从一处粉红色的集装箱里钻出来,带着孩子走进采摘园,随后躲进湖畔的木屋咖啡书吧,享受起闲散惬意的鲜氧时光。
在海南屯昌的“猪哈哈的农场”,这样的场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寻求特色住宿体验的游客。
当旅游业复苏带来36.74亿人次的国内旅游总人次,景区住宿接待压力日益凸显,快拼箱民宿——这种由集装箱改造而成的模块化建筑,正以其灵活性、环保性和独特体验感,成为破解景区住宿难题的创新方案。
01 设计理念:与环境共生的艺术
快拼箱民宿的核心设计理念在于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在美国帕索罗布尔斯市的杰纳苏集装箱客栈中,设计师将八个集装箱单元巧妙地摆放在一棵60英尺高的橡树周围,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形成有机连接。
这些集装箱的表面颜色与周围葡萄园中各种酒的商标颜色相呼应,强化了场所特色。
设计快拼箱民宿时,尊重原生环境是首要原则。采用架高离地的建造方式,避免对土地进行硬化,最大程度地保留原生自然环境的状态。
在集装箱民宿改造中,专为景区定制的设计能够依靠高档以及抢眼造型吸引游客,增加景区入住率和特色。

02 空间布局:小空间的智慧利用
集装箱空间有限,如何在狭小空间内创造舒适宜居的环境,是改造过程中的关键挑战。
海南“猪哈哈的农场”中的集装箱客房,内部配备了床、沙发、座椅、电视等现代化的家居设备,外部还配有独立小阳台,可谓“麻雀虽小而五脏俱全”。
杰纳苏集装箱客栈则通过12英尺高的“大教堂式天花板”与可开合窗户相结合,促进自然通风,引入自然光照,从而节约能源,使室内环境更绿色健康。
抬升的天花板也使较低且相连的集装箱空间在视觉上显得更开阔。
功能分区是空间布局的另一关键。在枣庄山亭的“柜族部落”,设计师将集装箱中部或一端设置平台区域,可休憩、品茶、观景,让居住者近距离感受景区环境。
03 技术要点:模块化建造的核心
快拼箱民宿的优势在于其模块化、装配式的建造方式。
模宿先锋团队将模块化集成建造方式应用于旅游民宿场景,打造了具有“评级标准设计”、“建造周期短”、“可移动再利用”优势的模块化集成民宿产品。
这种建筑方式的核心技术包括:
设计一体化: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按照游客的需要,将功能、体量、立面和环境等要素进行全面的考量。
构件模数化:采用模数协调方法,对不同的建筑预制构件、部品之间的尺度关系进行协调,从而降低所使用构件的类型,确保构件的精度和标准化。
施工装配化:由工厂预制化制造出来的可移动建筑构件和部品部件,被运送到现场,然后用装配化的方式进行安装。
04 可持续性:绿色环保的必然选择
快拼箱民宿本质上是对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改造过程中,可以采用当地出产的不脱气回收耐候钢、自然做旧的结构钢、玻璃、水泥板和回收地板等环保材料。
能源自给是另一重要考量。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兴绿色能源,可以减少对山林环境的影响。
杰纳苏集装箱客栈的屋顶设计考虑了未来可能修建的太阳能绿色屋顶和其他可持续性的补充加建。
05 商业价值:多元盈利的创新模式
快拼箱民宿不仅仅是一种住宿形式,更是景区盈利模式的重要创新。
在临武县,通过自主经营、合作联营、托管运营三大模式,使“民宿经济”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该县已带动“唤醒老屋”村民民宿业主120余户,开发民宿客房1440余间。
